小約翰倫納德眼看著爸爸因肺癌和肝癌病況日差,儘管他只有4歲,就已經意識到醫療服務對他而言是遙不可及。多月來他就感到噩運將臨,他越來越害怕,他們簡陋的家非常小,沒有地方可以掩藏他爸爸越來越嚴重的症狀。約翰倫納德一家住在菲律賓卡韋特的貧民區。家庭收入其實是靠賣撿來的空瓶子掙來的,這些錢甚至還不夠買食物,更遑論找醫生看病了。
十字路會已經發送了兩批物資,包括為菲律賓卡韋特貧民區的學校提供的繪畫文具包。
瀕臨死亡,約翰倫納德的爸爸急切的想為一家的將來做一些安排。貧民區正籌建一家新的幼稚園,他隱瞞自己的疾病,義務幫助幼稚園進行翻新工程。得到的回報,就是他的兒子可以去那裏上學:在貧民區,很多孩子除了在街上掙扎求存,並無其他出路,這是一個打破世世代代貧窮厄運的機會。約翰倫納德覺得,幼稚園就像天堂一樣,令他可以躲過鄰里間的種種危險,而且令他在面臨喪父的傷痛中得到慰藉。當老師同學們得悉他父親病情日益惡化,都主動地輔導和支持他,有人說:“他們看起來意識到小約翰的痛苦…..他們對他非常的好。”
這家幼稚園經常採用這一類教育方式。老師們不僅培養孩子們學術上的技能,令他們找到謀生的出路,而且在情緒上輔導他們,幫助他們抹去流落街頭的生活中帶來的傷痕。
十字路會已經發送了兩批物資,為學校提供裝備。但有限的預算需要應付很多的支出,通過香港人的慷慨捐贈,像十字路會這樣注入物資,令他們以有限的現金,得到更多。